陜西科技項目申報資訊
2025年陜西省級10市財政農業專項資金項目申報程序時間和認定資助補貼、條件指南
2025年陜西省級10市財政農業專項資金項目申報程序時間和認定資助補貼、條件指南如下,西安市、寶雞市、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漢中市、安康市、商洛市10市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您解答指導!
免費指導電話:15855199550(可加v)
臥濤小編可以為您帶來關于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兩化融合、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建設、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推廣、SEO優化等更多項目輔導規劃。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市(區)農業農村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嚴格按照項目申報指南要求,與財政部門充分溝通,做好本地區項目的申報、審核、推薦工作,科學控制好申報數量,高質量完成項目申報工作。按照“誰推薦、誰負責、誰監管”的原則,認真審查項目單位申報條件,對所推薦項目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確保項目申報單位在資質、資金、技術力量等方面符合項目申報要求。
二、嚴格申報程序
按照“縣級謀劃申報、市級審核推薦、省級統籌安排”的原則進行申報。各市(區)農業農村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根據項目申報指南,組織指導所轄縣(市、區)做好項目申報工作,各縣(市、區)按照申報指南,結合當地實際合理謀劃編制,綜合用地、水電、主體、資金、人員等投入等要素,嚴格按要求科學編制項目申報所需內容,由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充分與財政部門溝通后,向市級提出申報。市級要認真審核縣(市、區)申報項目內容和資金需求,特別是對項目是否符合發展規劃,是否必要,項目前置條件是否完備,項目設計是否科學合理,財政資金使用是否規范精準等內容嚴格審核把關,按要求遴選出擬推薦項目報送省農業農村廳。
三、提升編審質量
項目申報要充分挖掘當地產業發展優勢,擇優推薦對當地產業效能提升與融合發展促進顯著,前置手續和實施條件完備,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緊密的項目。省級將在市級推薦的項目清單中優先支持農業農村創新改革穩慎合理、農業產業發展綠色協調、一二三產融合突破創新,科技經濟附加價值顯著,農民增收致富帶動效果明顯的項目,對不符合申報指南規定的投資方向、建設內容等申報條件,不符合《陜西省省級農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有關要求,未按規定完成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和未按規定時間、程序申報,項目申報書存在嚴重缺陷、上年度績效評價不合格和有其他違反法規制度和政策規定的項目不予支持。對初審篩選不嚴格,“湊數量、搞平衡”的市(區)予以通報批評。
請各市(區)于12月25日前將項目申報資料3份報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處室,逾期將不予受理。
附件1:2025年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建設項目申報指南
為加快壯大縣域富民產業,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打造一批主導產業優勢突出、產業鏈條深度融合、創新創業活躍、產村產城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帶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按照《陜西省省級農業產業強鎮認定管理工作規范(試行)》要求,制定本指南。
一、建設內容
圍繞鎮域農業主導產業,支持提升智能分揀、分級分割、烘干儲藏、包裝運銷等初級加工設施裝備水平,創響鄉土特色品牌,推動龍頭企業以鄉鎮為基地配套建設加工物流等中心,引導農業企業與農民合作社、戶聯合建設原料基地、貯藏和加工車間等。同時,鼓勵探索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把鄉村的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文化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產業優勢,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引導企業與農戶建立契約型、分紅型、股權型等合作方式,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探索適宜脫貧地區鄉村產業發展的建設模式。
二、申報條件
(一)政府高度重視。縣、鎮兩級政府積極主動布局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制定了農業產業發展規劃,且思路清晰、目標
明確、措施可行、支持有力。
(二)具備比較優勢。主導產業與當地發展基礎、資源條件、生態環境、經濟區位等相匹配,發展功能定位準確,優勢特色鮮明,鎮域公共基礎設施完備,服務設施配套,產業發展與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同步推進。
(三)綠色發展突出。農業生產持續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農業環境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產品優質安全,綠色食品認證比重較高。
(四)實現融合發展。圍繞主導產業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鏈條完整、主體多元、業態多樣。
(五)質量效益良好。主導產業發展質量效益良好,鎮域農業主導產業年總產值達5000萬元以上,革命老區縣和脫貧縣(區)可適當放寬。
(六)聯農帶農有力。聯農帶農機制緊密,能有效銜接小農戶與新型經營主體,把小農戶嵌入產業鏈中,使小農戶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
三、有關要求
(一)申報主體。產業強鎮申報以全省涉農鎮(鄉)為主,申報和實施主體為鎮級人民政府(街道辦嚴控)。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所轄鎮,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陜西魅力休閑鄉村所在鎮可優先申報。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落地鎮原則上不得以同類型產業申報。已獲批建設的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強鎮,
已認定的農村特色產業小鎮及全省一村一品重點鎮不再申報。
(二)申報數量。寶雞、咸陽、銅川、渭南、延安、榆林、漢中、安康、商洛每市推薦不超過2個鎮,西安、楊凌示范區各推薦申報1個鎮。
(三)申報材料
1.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商財政部門同意的推薦文件。
2.項目建設方案,包括資金使用明細表(注明省級財政資金支持的項目、主體及建設內容)、績效目標表及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建設申報表。
3.縣級出臺的相關發展規劃、支持政策措施等。
4.其他佐證發展成效和聯農帶農效果的材料。
除市級推薦文件外,其他資料應匯編成冊統一報送。編制項目建設方案時須嚴格按照省級農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遵循財政資金支持方向,暫按省級財政資金總額不超過300萬元進行編制,分兩年謀劃項目,年度編制分別不超過200萬元、100萬元。省級財政資金占比原則上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
(四)申報流程。按照鎮級謀劃申報、縣級審核把關、市級審核推薦、省級評審認定的方式進行。鎮級人民政府編制申報書及相關材料,報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審核。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商財政部門并報經縣級人民政府同意后,正式行文報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對申報產業強鎮建設項目材料
的真實性、完整性、規范性進行審核,經商財政部門同意后,正式行文向省農業農村廳報送申報材料。省級將按照有關流程進行評審認定。
附件2:2025年農業產業化能力提升項目申報指南
為更好地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優化農業產業發展布局,促進農業優勢產業轉型升級、集聚發展,建設一批主業突出、規模適度、技術先進、設施配套、機制完善、效益顯著的農產品加工園區,創建一批規模化生產經營、上下游企業分工協作、聯農帶農益農效果明顯的產業化聯合體,整體提升農業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引領鄉村產業加快發展,特制定本申報指南。
一、申報條件
(一)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推薦申報的園區需符合《陜西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陜西省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認定管理工作規范〉的通知》(陜農發〔2024〕86號)第五、六、七、八條的申報條件。
(二)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申報省級聯合體應符合《陜西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陜西省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認定管理工作規范〉的通知》(陜農發〔2024〕87號)第二章“認定標準”條件。
二、申報數量和程序
(一)申報數量
1.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每市(區)限推薦上報1個,向省、市特色現代農業重點產業鏈重點縣區傾斜。往年已獲批認定為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的縣區不得重復申報。
2.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結合各市區省級龍頭企業培育情況及往年建設任務實施情況,渭南(含韓城市)、榆林各推薦不超過5個,西安、寶雞、咸陽、延安、漢中、安康各推薦不超過4個,商洛推薦不超過3個,銅川、楊凌市(區)各不超過2個,每縣(區)僅限推薦一個產業化聯合體。主體單位不得疊加享受聯合體補助資金、合作社補助等同類或高度相關的中省資金。往年已獲聯合體資金支持的龍頭企業、合作社等不得作為此次申報的牽頭或配合單位組成聯合體申報。
(二)申報程序
1.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由符合條件的園區填寫申報書、編制申報材料(詳見陜農發〔2024〕86號附件),按照陜農發〔2024〕86號文件中明確的申報和認定程序執行。
2.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由牽頭發起組建聯合體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編寫申報方案、提供相關佐證材料(詳見陜農發〔2024〕87號附件1、2),按照陜農發〔2024〕87號中明確的申報和認定程序執行。
三、補助資金建設內容
(一)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申報認定的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暫按300萬元財政補助資金總額編制資金使用方案,分兩
年謀劃項目,年度編制分別不超過200萬元、100萬元。方案應明確補助資金對象、標準、其他資金來源及使用內容。省級財政補助資金主要用于支持加工基礎設施、深加工技術改造及引進、產業鏈供應鏈完善提升、科技協同創新平臺建設、智慧農業建設、農產品認證與品牌培育、聯農帶農增收等方面。
(二)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每個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暫按80萬元財政補助資金編制資金使用方案,每年不超過40萬元,分兩年謀劃項目。資金主要用于支持規模生產基地標準化、商品化生產水平提升,農產品初加工、深加工和物流設施建設,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等新基建建設,市場品牌體系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以及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培育壯大等方面。省級專項補助資金不得大量用于購買生產資料、發展休閑農業,不得與農機購置補貼等其它中省財政轉移支付資金有交叉重復。
附件3:2025年農業科技創新暨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申報指南
為加快推進農業科技現代化進程,提升農業科技整體效能,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全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按照黨中央關于農業科技體制改革決策部署、全國農業科技工作會議精神以及《陜西省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案》(陜政辦〔2022〕36號)要求,特制定本指南。
一、攻關方向
(一)基礎前沿研究。聚焦陜西農業發展重大需求,立足地方實際,開展基礎性、前瞻性、原創性農業科技研究,支持耕地保護、動植物抗逆機理、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農業生態修復、農業綠色低碳、智慧農業,以及農產品安全、食物開發、農業生物安全、健康養殖、農業人才培養機制等方面的理論研究和方法突破。
(二)核心技術攻關。聚焦糧食、旱作節水、蘋果、奶羊、肉牛肉羊、生豬、獼猴桃、蔬菜、茶葉、木耳、耕地提升等11個方向,支持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堵點和卡點,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
(三)優勢特色產業技術研發。聚焦乳制品、畜禽肉類、
蘋果、獼猴桃、茶葉、食用菌、蔬菜、中藥材等8條產業鏈,兼顧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支持種養生產、病蟲防治、產品深加工、質量控制、技術標準、生產裝備等技術研發與創制。
(四)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建設。聚焦省級產業技術體系,對接國家產業技術體系,解決產業發展技術瓶頸和難題,編制產業發展報告,提出產業發展技術方案和技術路徑,引領產業發展處于全國前列。
二、資金使用方向及標準
(一)資金支持環節:資金主要用于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發、集成、引進、展示、轉化等過程中直接相關的成本支出,不得用于彌補辦公經費的不足,不得列支差旅、成果版面等與科研攻關不直接相關的支出,不得用于資金管理辦法明確的其他負面清單內容。
(二)申報書編制要求:基礎前沿研究項目按照財政補助資金不超過15萬元編制,核心技術攻關項目按照財政資金補助不超過200萬元編制,其它方向項目按照財政補助不超過100萬元編制。申報書中涉及的物價等成本應科學參考市場價格。
三、申報條件
(一)申報主體:項目實施主體為涉農高校院所、市級農科院(所)、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農業核心技術攻關團隊、科技創新型企業、市縣級推廣機構等直接參與農業科研的主體,聯合新型經營主體(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
庭農場、種植大戶)具體實施。
(二)申報方式:項目由主持人所在單位牽頭組織申報。牽頭單位要結合自身優勢,圍繞重點研究領域編制項目申報書,明確參與人員、單位和分工職能,細化財政資金使用明細財政資金管理等。主持人單位要與申報單位一致,應為在職人員,具有高級以上技術職稱。鼓勵中青年科技人才參與項目申報。
(三)申報數量:項目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各市農業農村局統一推薦。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依托所在單位進行申報,限報1項,首席專家已牽頭申報的,不再接受崗位專家申報。市級農科所(院)要圍繞優勢特色產業進行申報,限報2項。市、縣兩級級推廣機構要圍繞當地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進行申報,限報6項(其中縣級推廣單位3項)。基礎前沿研究同一單位限報15項。同一人不得參與2個及以上的項目。
(四)項目實施周期為1年。已獲各級財政資金支持的項目,不得重復申報推薦。申報書(樣本)和推薦表見附件。申報書紙質材料請按時報送,電子版(PDF和WORD兩個版本)發送至指定郵箱。
以上就是小編將為大家具體講解的內容,希望會對大家有個幫助!
需要咨詢商標、專利、軟著等知識產權、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兩化融合、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建設、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推廣、SEO優化等更多政策項目的請直接聯系漁漁:
免費咨詢:15855199550,微信同號,為您解答指導。